中国奶业迈出里程碑式步伐 伊利牛奶树立全球品质新标杆
7月13日,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在厦门举行,大会重磅发布《世界奶业中国方案:高质量引领的奶业现代化答卷》(下文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的差距,蛋白质、脂肪、体细胞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除上述指标外,伊利原奶的菌落总数远优于欧盟标准,实现了划时代的进步。
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表示,原奶作为牛奶的核心原材料,其品质提升直接带动中国牛奶品质取得历史性突破。多年来伊利积极践行“奶业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筑牢品质根基,精益创新升级,让中国人的奶瓶里装上全球顶尖的牛奶,让牛奶更好地成为全民健康陪伴。
(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
以优于欧盟标准树立中国标杆
《报告》显示,中国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的原奶,乳脂率(脂肪比率)、乳蛋白率(蛋白质比率)满足欧盟标准的要求,体细胞优于欧盟标准。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伊利使用的原奶,蛋白质、脂肪都满足欧盟标准的要求,菌落总数、体细胞远远优于欧盟标准,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实现菌落总数平均值远低于10000CFU/mL,进入千位数时代,实现了划时代的进步。
蛋白质和脂肪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含量越高,原奶的营养价值越大,口感也越浓郁;体细胞数是衡量牛奶卫生质量与奶牛乳腺健康的核心指标,含量越低说明奶牛更健康、牛奶更纯净;菌落总数则是客观反映牧场综合管理水平和卫生状况的核心指标,欧盟对生牛乳中菌落总数进行了限定(≤10万CFU/mL),伊利使用的原奶,菌落总数低至四位数,意味着伊利上百万头奶牛住在“五星级牧场”,年产出近千万吨高品质牛奶。
以品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从“追赶”到“超越”,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不仅书写在原奶核心指标的突破性数据中,更体现在每一杯高品质的牛奶里。在伊利敕勒川生态牧场,天刚刚亮,奶牛们排队站上挤奶转盘,在挤奶机器人的辅助下,“打卡”上班8分钟,便能舒适地完成挤奶任务。新鲜的原奶顺着管道快速冷却进入奶罐车保鲜,保证全程封闭,按时被送至伊利智能工厂。入厂前,每批次原奶都要进行采样,在制药级实验室中经过100余项严苛检测。在全球速度最快的牛奶生产线上,全程不见一滴奶,AGV无人驾驶小车流畅穿行,码垛机械手臂灵活旋转……各种智能制造设备紧密协作,保证每一件品质好奶的生产。从一棵草到一杯奶,伊利对全链路生产流程进行质量监控管理,用全球顶级原奶,为消费者打造超一流品质好奶。
以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者对乳品的需求逐渐向功能专业化、健康品质化、风味多元化等方向转变。伊利通过大数据工具、陪伴观察、实地探访等多种方式,更精准地洞察消费者多元需求。同时,伊利多年来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等地设立了15个创新中心,并牵头建设中国食品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构建起业内顶尖的智慧力量,持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能激发新的消费期待,引导和塑造需求。例如乳铁蛋白有助于免疫力提升,不过由于技术提取困难、价格昂贵,一般只用在高端乳品中,伊利全球首创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创新推出金典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牛奶,让更多消费者能享受到牛奶的全面滋养;日前,舒化新推出的氨糖高钙牛奶,液态氨糖好吸收,为消费者提供了养护关节的新选择;上市即“大火”的安慕希益生菌爆珠酸奶,爆珠不仅丰富了口感,其中还包裹了BC99活性益生菌,为消费者带来奇妙美味的同时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
品质已经成为中国牛奶的金名片,“国奶自信”不断彰显,“中国牛奶不比别人差”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龙头企业,伊利将持续筑牢品质根基,精益创新升级,用一杯好奶串联起全家健康,为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