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英:绿色技能成全球职场“硬通货”,中国出海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发布日期 2025-11-12

全球气候治理的年度盛会COP30即将在巴西亚马逊地区的贝伦市召开。这一会议不仅是各国政府制定气候政策的风向标,也将进一步加速全球在绿色技术、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COP30 也是大量国际能源、金融与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于正在深入布局海外市场的中国出海企业而言,这场会议不仅将影响企业制定ESG目标,也为其提升绿色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前沿洞察和政策指导。


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在全球绿色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答案不仅在绿色技术创新,更在于对绿色人才和技能的持续投资。LinkedIn(领英)最新发布的《2025气候人才盘点》和即将推出的《全球绿色技能报告》揭示了一个核心趋势:绿色技能正在与AI技能和软技能一起成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三大硬通货,但全球绿色技能鸿沟仍然突出。


绿色技能供需量放缓,但绿色人才缺口仍在扩大


领英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绿色技能需求同比增长7.7%,低于2024年的11.2%,而绿色技能供给仅增长4.3%,也低于2024年的5.5%。供需缺口虽从约6%缩小至3.4%,但原因是整体企业招聘需求放缓,而非绿色人才供给有所增加。


绿色岗位招聘整体增速下降3.8%,供给增速下降1.2%。企业可持续岗位首次出现负增长,2024至2025年下降0.4%,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德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然而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出现需求放缓。


尽管如此,绿色职位仍是当今劳动力市场需求最火热的岗位之一。领英数据显示,具备绿色技能人才的招聘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6%。企业押注绿色技能,因为它们不仅帮助企业实现ESG目标,还能在降低风险、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增强韧性并驱动创新。 


图片2.png


对全球职场人来说,绿色技能正与AI素养类技能、和软技能并列,成为未来职场竞争必备的三大核心能力。企业对绿色技能的需求正在渗透到供应链、财务、技术等多个业务领域。例如,供应链经理需要评估气候环境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财务分析师需将气候风险纳入投资模型;软件工程师可优化代码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AI能耗挑战催生绿色技能新需求,6成Z世代青睐绿色职业机遇


科技行业是绿色招聘增速最快的行业,2021至2025年年均增长超过11%。从绿色技能维度来看,全球范围内,能源管理技能增长最快,2025年新增比例达17.4%。此外,受可再生能源发展和AI投资带来的巨额能耗挑战影响,企业在运营效率、能源管理、废物减少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技能需求激增。


年轻一代职场人对绿色职业机遇的关注度远胜于他们的职场前辈。全球四成职场人士希望从事能源转型或气候行动相关工作,千禧一代比例升至五成,Z世代更高达六成。然而,三成的人认为自己缺乏获得绿色岗位必备的技能,近半数表示无法获得相关技能培训机会。

 

图片1.png


领英中国区总经理王茜表示:“在中国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绿色竞争力不仅意味着ESG合规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而是企业赢得市场信任、品牌声誉和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绿色技术和理念落实到海外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在海外项目中主动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碳排放核算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技术能力,ESG各项指标不断刷新全球标杆。此外,我们也建议企业将绿色技能和人才培养纳入绿色战略中,从而为未来的绿色竞争做好能量储备。”


今年COP30的主题是“绿色行动”,意味着全球气候治理从达成理念共识和做出承诺,进入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的关键阶段。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绿色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技术和资本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人。


未来还会催生大量ESG领域的中高端职位需求,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迫切需要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专业服务,因此会产生ESG咨询师相关的岗位;而对于大型全球化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绿色知识和技术背景的中高端人才来引领绿色变革。为此,中国全球化企业需要将商业战略与ESG可持续战略充分融合,也需要将绿色人才战略纳入到全球人才战略版图中。绿色经济的浪潮已经到来,抓住绿色机遇的企业将率先起跑。


本文来源:成功营销